帮助中心

 今年香港春拍出乎意料的火爆,5月15日,内地春拍首轮打响,在嘉德“大观之夜”书画专场拍卖上,曾巩唯一传世作品《局事帖》以2.07亿元首先破局,该夜场总成交11.14亿元,也创下嘉德自2011年首次推出“大观之夜”以来的最高成绩,至此,收藏圈内关于市场回暖议论再次响起。


书画藏品迎新一轮行情
《局事帖》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,也是他唯一传世作品,在嘉德“大观之夜”当晚,王中军以2.07亿元买走《局事帖》的消息瞬间刷爆了朋友圈。

这件亿元拍品可以说在意料之中,早在20年前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,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以50.85万美元(当时约合人民币451.91万元)竞得该藏品。第二次出现是在2009年11月北京保利秋拍“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”专场中,最终拍出了1.08亿元,成为第一件破亿元的中国书法作品。
曾巩《局势贴》

而在今年4月的香港春拍中,近现代书画表现突出,因为拍卖公司手上有高价精品,比如收藏家刘益谦以2.7068亿港元买走的张大千《桃源图》。嘉德大观夜场估价最高的是2500万-3500万的傅抱石《山鬼》,而最终成交价最高的是黄宾虹的《高阁清话》,以5635万元成交。李可染作品估价都在中等水平,500万上下,却有过半数拍品流标,可见艺术品市场调整的威力,容易成交的要么是低价位普品,要么是高价位精品,价格和品质都没有明显优势的拍品很难吸引买家。
张大千《桃园图》

让人注意的是,此次嘉德春拍中的古代书画已经吸引了重量级的当代艺术收藏家,比如华谊王中军和晋商张小军,在保利、匡时随后进行的春拍中,还将推出一批书画作品,所以,这一季的书画行情应该会很好看。

当代艺术重回90年代?
在一个月前的香港春拍中,正如多数人意料的,中国当代艺术成交情况仍不理想。拍品比例很小的中国当代艺术以早期艺术家为主,挑选的不是一些曾经的市场热门作品,与日韩、东南亚拍品规模化市场相比,令人扼腕叹息,而青年艺术家作品拍卖也遭遇了波折。
 
有了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的风向标参照,人们对内地春拍当代艺术表现得倒是波澜不惊。在嘉德春拍中,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分三场总成交2.01亿元,成交率大约在七八成, “85新潮美术专场”11件作品表现最好,成交率达91%,总成交额4000多万元。
袁庆一《春天来了》

“85新潮美术专场”中,袁庆一博物馆级力作《春天来了》以2127.5万元成交,拔得专场头筹,俞晓夫、李山、夏小万都有过百万作品成交。连续几年的市场调整中,中国当代艺术板块是重灾区,推出千万元级别的拍品如履薄冰,令人担忧,如此次拍卖的袁庆一《春天来了》,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,这幅代表作依然面临考验。虽然最终成交价达到了2127.5万元,但其在2010年翰海春拍以2374万元成交,此一时彼一时。
 
日场部分拍品估价明显降低,116件作品中90%的作品估价在100万元以内,何多苓的代表作《小翟的肖像》以345万元成交,成为日场拍卖中成交价最高的作品。

综合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分,林风眠、吴大羽、赵无极、吴冠中等早期油画家的作品依然是高成交的核心。嘉德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门负责人李艳峰表示,整个当代艺术的板块正慢慢地走向良性、正常和健康的状态,以嘉德当代艺术的拍卖来看,凡是好的作品均能实现比较高的价格,而质量不佳的作品,价格的实现也相对不容易。
何多苓的代表作《小翟的肖像》

同香港春拍一样,嘉德本季拍卖中对于青年艺术家板块也是十分慎重,数量上控制十分严格,李艳峰表示,青年艺术家的市场培育重心应该在一级市场,拍卖上的交易行为只是互动模式的一部分,更多、更重要的则是拍卖之外的线下交流。
 
今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市场基调已然明晰。5月27日开始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中,特别推出“破晓:张颂仁先生早期中国当代艺术收藏”专场,31件拍品均是国际知名的独立策展人张颂仁20年收藏历程中的重要作品,以不同角度呈现了中国艺术家在90年代的创作面貌。

藏家构建多元化收藏
艺术市场研判者们不会错过一个信息,嘉德春拍中,两件高价的古代书画作品被王中军、张小军两个收藏当代艺术的藏家收入囊中,这是近几年藏家跨界以及多元化收藏趋势的印证,拍卖公司的说法是,不只有几个,而是很多收藏当代艺术的藏家在买书画。
 
王中军本是国内企业家收藏者进军西方艺术品的领军人物之一,此前他已经在海外拍下数幅亿元西方艺术品,此番却大手笔买下中国古代艺术品,是否回归传统文化仍是当下内地艺术品市场的潮流?面对艺术品市场低谷,让更多拍卖公司和藏家都选择了保守策略。
 
以9200万元拍走明代《临<急就章>并诸家题跋》的山西藏家张小军,曾于 2013年12月初,以8968万拍得赵无极创纪录巨作《抽象》,引起业界的大量关注。当代艺术收藏家唐炬曾透露,张小军在当代艺术和油画方面,一年中可能投入了两三亿元人民币,未来还将在北京建立美术馆,展示其个人收藏。
《临<急就章>并诸家题跋》

其实,将多元化收藏玩得转的是上海收藏家刘益谦,回顾他今年来在拍卖市场的购买记录,书画、瓷器、当代艺术、工艺品、奢侈品都有涉猎,今年春拍他已经花费近亿元在北京和香港的拍卖会上买了古画、佛像、瓷器。
 
当然,刘益谦是龙美术馆馆长,要构建美术馆的收藏体系,肯定与收藏家私人化收藏不同,不过在他的影响下,有的收藏家也做出多元化收藏调整,这也与市场调整有关,有些是不得已的选择。
赵无极《抽象》

另外一些新晋收藏家本来就是依自己兴趣来买,不像传统收藏家认为要有门类专业之分,他们经常在拍卖会或者画廊,看到什么作品,突然兴之所至,就会买下来,收藏理念更为个性和开放。
 
在不久前的佳士得纽约春拍上,30%的西方艺术品被亚洲藏家买走,中国藏家曾强以330.1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2149.5万元)竞得伊夫·克莱因的《无题单色蓝》,还有一位中国买家以人民币1175.88万元拍走夏加尔的一幅画。
 
“一个成熟的收藏者首先要有冷静和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,不盲目跟风是最基本的素质,不是看到哪个大藏家去买西方艺术品,就也赶紧跟进,哪天人家不买了,你也赶紧转向。”艺评人周峰如是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