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助中心

组图: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

 

中国历史悠久,地大物博,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。那么这些博物馆的“镇馆之宝”都是什么,你了解吗?大开眼界的国宝揭秘,赶紧收藏!

 

北京国家博物馆:四羊方尊、后母戊鼎

 

四羊方尊,商朝晚期青铜礼器,祭祀用品。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。被誉为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。

 

 

后母戊鼎,原称“司母戊鼎”、“司母戊大方鼎”。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,享有“镇国之宝”的美誉。

 

 

北京故宫博物院:《清明上河图》

 

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,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,被誉为“中华第一神品”,属国宝级文物。

 

 

北京故宫博物院:“大禹治水”大玉山

 

“大禹治水”的玉山用料产自中国新疆和田,为致密坚硬的青玉。这件文物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,运路最长,花时最久,费用最昂,雕琢最精,器形最巨,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。

 

 

陕西省历史博物馆:镶金兽首玛瑙杯

 

镶金兽首玛瑙杯,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,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,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,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,也是匠心独运,它金光闪闪,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,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。

 

 

湖北省博物馆:曾侯乙编钟

 

 曾侯乙编钟,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。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,十二个半音齐备。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,改写了世界音乐史,被中外专家、学者称之为“稀世珍宝”。

 

 

甘肃省博物馆:马踏飞燕

 

“马踏飞燕“身高34.5厘米,身长45厘米,宽13厘米。形象矫健俊美,别具风姿。马昂首嘶鸣,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,腿蹄轻捷,三足腾空、飞驰向前,一足踏飞燕。

 

 

湖北省博物馆:越王勾践剑

 

越王勾践剑,剑身修长,有中脊,两从刃锋利,前锋曲弧内凹。宽格上铸阳文鸟篆书“越王鸠践,自作用剑”。茎上两道凸箍,圆首饰同心圆纹,铸工精湛,被称为“天下第一剑”。

 

 

河北省博物馆: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

 

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,金丝重1100克,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,金丝重700克,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。

 

 

陕西省历史博物馆: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

 

舞马衔杯纹银壶,高18.5厘米,扁圆腹,莲瓣纹壶盖,弓形提梁,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。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“同心结”图案一周,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。圈足内墨书“十三两半”,是壶的重量。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,马肥臀体健,长鬃披垂,颈系花结,绶带飘逸。

 

 

河南博物院:春秋莲鹤方壶

 

 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,高120厘米,口径31厘米,是春秋时期的器物。该壶造型宏伟气派,装饰典雅华美。

 

 

三星堆博物馆:青铜神树

 

青铜神树树干高384厘米(3.84米),通高396厘米(3.96米),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。树座略呈圆锥状,底座呈圆环形,上饰云气纹,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,山上亦有云气纹。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,干直,树根外露。

 

 

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:太阳神鸟金饰

 

太阳神鸟金饰,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,象征着中华民族追求光明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;太阳神鸟金饰又随着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,象征着中华民族如神鸟一样,实现了千年飞天梦。

 

 

中国国家博物馆:武王伐纣亲历记

 

1976年在陕西省临潼出土的利簋,内壁铭文明确记载“武王征商”之役发生在某年“甲子”日的早晨,“岁”星正当中天。这件青铜器为武王伐纣确定了准确的年代,即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,它为商周两代的划分,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,无疑是一件国宝重器。

 

 

故宫博物馆:秦石鼓文

 

关于石鼓文的确切年代几千年来学者讨论不断,至今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大家都赞同的确定的结论。现有多位学者认为它是秦景公时的作品。

 

 

山东博物馆:西汉《兵法》竹简

 

《孙子兵法》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,作者孙武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,有“兵圣”的美誉,留下来的唯一著作《孙子兵法》,不但成为中国历代研习兵法者必读之书,而且较早就有十余种文字的译本发行海外,因此在世界上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。

 

 

故宫博物馆:《平复帖》,见证汉字流变

 

现存的《平复帖》是孤本,没有其他的作品可供比对,所以无法判定其究竟是不是出自陆机之手,但是这都已经不是很重要了。从武周时期王方庆临摹先人王羲之、王献之等而成的《万岁通天帖》看,东晋时期楷书已经成形,再证以西晋写经,可以肯定有隶书特点的章草《平复帖》是西晋真迹,它一方面是隶书发展过程中的标本,同时更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佐证。

 

 

北京故宫博物院:五牛图

 

韩滉《五牛图》卷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,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,因而受到广泛重视,堪称“镇国之宝”。《五牛图》画在一张窄而长的桑皮纸上,五牛姿态各异、身形逼肖,全图除了一丛荆棘之外,不设任何背景,着重突出牛的既倔强又温顺的性格。

 

 

苏州博物馆:真珠舍利宝幢

 

这件北宋真珠舍利宝幢,一是因为它有具体的出土时间。这件宝幢制造于北宋年间,时代很早,在同类木刻作品中是少数保存这么完好的。二是工艺极为精湛,使用了镂雕的技术,分作三层,刻画了各种飘逸生动的仙人形象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东方收藏您身边的投资收藏专家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典藏专线:400-821-0007